「半夜亂取的名字」爆紅全球!Google揭密 Nano Banana 命名背後的意外故事

「半夜亂取的名字」爆紅全球!Google揭密 Nano Banana 命名背後的意外故事

Google 最新的 AI 影像生成工具 Nano Banana(Gemini 2.5 Flash Image) 近期掀起全球熱潮,短短幾個月內,用戶已用它創造超過 50 億張圖片。從專業頭像編輯到科幻風格照片,從 Gemini 公仔到證件照生成,這個工具引發了多個病毒式傳播趨勢,甚至還有人拿它來修復家裡舊照片,讓已逝親人「重返」全新家庭照。

不過也讓人好奇,為何要叫有香蕉名稱的「Nano Banana」?對此 Google 官方解密,表示是「工程師半夜隨便亂取的」,沒想到竟爆紅變成慣用名稱。

🔔 **不錯過任何精彩!** 立即訂閱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每次發佈新文章時,您將會**第一時間收到本站文章連結通知**,輕鬆掌握最新資訊!

§相關文章,還可以參閱:

凌晨 2:30 的命名奇蹟

在最新一集的《Made by Google Podcast》節目「Why It Accidentally Got Called Nano Banana 🍌」中,Gemini 應用團隊的產品總監 David Sharon 親自揭開了這段趣味橫生的命名故事。

「半夜亂取的名字」爆紅全球!Google揭密 Nano Banana 命名背後的意外故事

他表示,這款模型的正式名稱其實是「Gemini 2.5 Flash Image」一個完全沒有市場魅力的技術性名字。然而,在模型正式發布前,Google 需要將它提交至一個名為 LM Arena 的外部基準測試網站,這個平台讓用戶匿名對不同 AI 模型的表現進行投票。

當時,一位名叫 Nina 的產品經理負責上傳模型,網站要求填寫一個臨時名稱。Sharon 透露,那是在凌晨兩點半,Nina 靈光一閃,直接把暫時名稱打成了「Nano Banana」。

意外走紅的測試代號

Google 原本以為這個匿名模型在技術排名網站上不會引起太多注意,結果卻意外在全球爆紅。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上的網友開始熱烈討論這款神祕模型「Nano Banana」到底是什麼,許多技術社群甚至展開了「尋找 Nano Banana」的討論串。

當 Google 正式宣布這就是「Gemini 2.5 Flash Image」時,許多用戶已經先入為主,認定「Nano Banana」才是它的真名。David Sharon 在 Podcast 中笑稱,團隊最後決定順勢採用這個名字,「因為它真的太棒了」。

一個香蕉表情符號 🍌 與凌晨 2:30 的「亂取名」,意外成為目前 AI 世界中最具辨識度的品牌之一。

為什麼 Nano Banana 如此特別?

Nano Banana 之所以能引發如此熱潮,不僅僅是因為名字有趣。它的技術能力才是真正讓用戶「瘋狂」的原因。

1. 角色一致性維持

和過去許多一次性生成、難以修改的 AI 生圖工具不同,Nano Banana 最大的優點是「人物和物件一致性」的處理能力。就算同一張圖片經過多次編輯,AI 都能準確保留原始臉部特徵。

這就像小時候玩芭比娃娃一樣,同一個人物可以不斷更換服裝和背景,但人臉特徵始終保持一致。這項技術讓用戶可以輕鬆創作連貫的故事圖像系列,或是為同一個角色設計不同場景的照片。

2. 多輪互動編輯

Nano Banana 支援多輪互動和細節編輯,使用體驗更像是在和一位懂你需求的設計助手對話。你可以先生成一張基礎圖片,然後逐步調整細節:「把背景改成海邊」、「把衣服換成西裝」、「加上一頂帽子」,每一步都能精準執行。

3. 自然語言精準控制

用戶只需用自然語言描述想要的效果,就能實現精準的圖像變換。例如:

  • 模糊圖像背景
  • 清除 T 恤上的污漬
  • 從照片中移除整個人物
  • 改變主體姿態
  • 為黑白照片上色

4. 多圖融合能力

Nano Banana 能夠理解並融合多個輸入圖像。只需透過單一提示,即可將物體嵌入場景、採用新配色方案或紋理重新裝飾房間,並實現多圖像無縫融合。

瞬間引爆的用戶增長

Nano Banana 的成功超乎 Google 的預期。Google 實驗室副總裁 Josh Woodward 在社群平台上透露,自該功能上線以來,累計已完成超過 2 億次圖像編輯,帶動超過 1000 萬新用戶嘗試 Gemini 應用。

他形容這波熱潮導致「TPU 嚴重過載,SRE 警報不停」,顯示出這項功能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預期。這也是 Gemini 首次在下載量上超越 ChatGPT,創下了歷史性的里程碑。

甚至連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都公開稱讚它是「使用者創造力的突破」,開玩笑說自己已經「nano-bananas」(被 Nano Banana 搞瘋了),因為實驗了太多有趣的應用。

持續擴展的應用場景

目前,Nano Banana 已經整合到 Google Search 和 NotebookLM 中,未來也將登陸 Google Photos,讓更多用戶能在日常使用的產品中體驗這項先進的圖像編輯能力。

在 Google Search 中,使用者可以透過 Lens 拍攝照片或從相簿中選擇圖片,然後立即用 AI 進行轉換。只需在 Android 或 iOS 的 Google 應用程式中開啟 Lens,點選新的「創建模式」即可開始使用。

在 NotebookLM 中,Nano Banana 在幕後運作,讓影片概覽變得更加實用。它帶來了 6 種新風格(如水彩和動漫),可根據你的來源生成情境插圖,並支援一種名為「Brief」的新格式,適合快速瀏覽資訊時使用。

Nano Banana 2 即將登場

根據最新消息,Google 正在開發 Nano Banana 2(內部代號 GEMPIX 2),預計將於 2025 年 11 月中旬推出。新版本據稱將帶來:

  • 更高解析度輸出:支援 2K、4K 原生輸出
  • 更精準的提示理解:提升三倍的準確度和一致性
  • 更好的文字整合:改善 AI 生成圖片中的文字渲染品質
  • 多步驟生成工作流程:模型會先規劃輸出,然後生成圖像,透過內建圖像分析進行審查,識別並修正任何錯誤,並根據需要迭代後才交付最終結果

這些升級將讓 Nano Banana 2 從個人創意工具,進一步發展成專業設計和行銷領域的重要工具。

結語

從凌晨 2:30 隨手取的暫時代號,配上一個香蕉表情符號 🍌,意外成為 AI 世界中最具辨識度的品牌之一。這個故事完美詮釋了科技產品命名的偶然性——有時候,最好的品牌名稱不是來自精心策劃的行銷會議,而是來自工程師深夜靈光一閃的創意火花。

正如 David Sharon 在 Podcast 中所說:「這個名字真的太棒了。」Nano Banana 不只是一個有趣的名字,它代表了 AI 技術的親民化,讓複雜的圖像生成和編輯技術變得像吃香蕉一樣簡單自然。

而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在科技創新的世界裡,有時候最意外的驚喜,往往來自最不經意的瞬間。